词序
更多
查询
词典释义:
colonie
时间: 2023-06-25 11:38:35
专四
[kɔlɔni]

移民,殖民地

词典释义

n.f.
1. 〈集合词〉移民
2. 移民地
habiter les colonies 住在移民地

3. 殖民地
4. 〈集合词〉聚居的同国籍侨民
la colonie française de NewYork 纽约的法国侨民

5. colonie pénitentiaire 少年教养院
6. colonie (de vacances) 夏令营
7. 居的同类人;居的同类动物
une petite colonie de bohèmes 流浪者
colonie d'abeilles

8. 【生物学】集,
colonie de coralliaires 珊瑚
colonie microbienne 菌落
colonie de protozoaires 原生动物


常见用法
être moniteur dans une colonie de vacances 在夏令营里当辅导员
les anciennes colonies se sont émancipées 旧殖民地解放了

近义、反义、派生词
动词变化:coloniser
名词变化:colonisation, colonisateur, colonisatrice
近义词:
banc,  bande,  cénacle,  clan,  coterie,  école,  compagnie,  essaim,  harde,  société,  centre de vacances et de loisirs,  horde,  possession
反义词:
individu,  métropole
联想词
colonisation 殖民地化,殖民化; coloniale 殖民; indigène 土生土长的,本地出生的; garnison 守卫部队,卫戍部队; métropole 大都会,大市,; bourgade 镇,乡镇,市镇; ruche 蜂巢,蜂箱,蜂房; peuplement 移民,殖民; île 岛,岛屿; nation ; tribu 部落;
当代法汉科技词典

colonie f. 菌落;

colonie cellulaire 细胞团

colonie de défense 禁忌细胞株

hybridation sur colonie 细胞杂交

短语搭配

habiter les colonies住在移民地

Il a fait fortune aux colonies.他在殖民地发了财。

colonie microbienne菌落

colonie pénitentiaire感化院, 教养院

colonie cellulaire细胞团

envoyer ses enfants en colonie de vacances把孩子们送到夏令营

être moniteur dans une colonie de vacances在夏令营里当辅导员;在夏令营里的当辅导员

colonie de vacances夏令营

colonie de coralliaires珊瑚群体

colonie d'abeilles蜂群

原声例句

Vers cette époque, la petite colonie était extrêmement prospère.

在这期间,这小岛非常繁荣。

[神秘岛 L’Île Mystérieuse]

Donc là, la scène se passe en Algérie, au moment où ce pays était une colonie française.

所以,这一幕发生在阿尔及利亚,当时这个国家还是法国的殖民地

[innerFrench]

Il y aurait peut-être des possibilités comme moniteurs de planche à voile ou de rollers, mais, chers jeunes auditeurs, vous pourriez également travailler dans une colonie de vacances comme animateurs, à condition d'avoir le brevet, bien sûr, et de faire vite !

还有一些可能例如做滑浪风帆的教练,或是滑旱冰的教练。但是,亲爱的年轻听众们,你们也可以去夏令营当主持人,只要你有执照,当然,你得快哦。

[循序渐进法语听说中级]

Et durant cette colonie, on a eu la chance de visiter sa maison.

夏令营期间,我们有机会参观她的房子。

[Une Fille, Un Style]

Des mouvements nationalistes, des insurrections et des guérillas sont à l’origine de guerres coloniales (p.ex. en Indochine et en Algérie) et amènent la France à accorder peu à peu l’indépendance à ses colonies et protectorats.

民族主义运动、起义及游击战导致了殖民地战争(例如在印度支那和阿尔及利亚的战争),促使法国逐渐将独立交还给殖民地和保护地。

[法语词汇速速成]

Mais il y a aussi toutes les anciennes colonies françaises et belges d'Afrique.

但是还有非洲的法属和比属(比利时)老殖民地

[法语综合教程2]

Il ne faut pas oublier les anciennes colonies françaises d’Asie.

也不要忘记昔日亚洲的法属殖民地

[法语综合教程2]

Depuis Napoléon III ! En 1853, il en fait une colonie française et il y crée un bagne.

自拿破仑三世开始!1853年,拿破仑三世将其定为法属殖民地,并在那里建立了苦役犯监狱。

[un jour une question 每日一问]

En France, près de 3 colonies sur 10 disparaissent chaque année.

在法国,每年有近十分之三的蜜蜂消失。

[un jour une question 每日一问]

Les pays impliqués, comme l'Allemagne et la France, ont dû faire appel aux soldats de leurs colonies, des territoires sous leur contrôle situés sur tous les continents.

受影响的国家,例如德国和法国,不得不从他们的殖民地,以及受其控制的遍布各大洲的领土上召集士兵。

[un jour une question 每日一问]

例句库

Une colonie peut rassembler jusqu'à 50000 fourmis.

一个蚁群可聚集5万只蚂蚁。

Une colonie entière de fourmis est apparue pendant mon pique-nique .

在我野餐时一整个蚁群倾巢出动了。

Anneau autour de l'eau du lac locales et les sédiments avec l'ancien nom, appartenant au comté de Nantou, est Gaoshan colonies tribu Cao.

环潭一带地方古称水沙连,分属南投县鱼池乡,是高山族曹族人的聚居地。

En 1794, les députés de la Convention abolissent une 1 ère fois l’esclavage pour calmer la révolte dans les colonies des Antilles.

1794年,为了平息殖民地安得利斯群岛暴乱,国民公会议员首次废除奴隶制。

Le gouvernement français abolit l'esclavage dans les colonies en avril 1847.

法国政府于1847年四月废除了殖民地的奴隶制。

Il est moniteur dans une colonie de vacances.

他在夏令营里的当辅导员。

Victor Schoelcher, sous-secrétaire d’Etat à la Marine, publie les décrets d’abolition de l’esclavage dans les colonies françaises.

海军次长维克多•舒乐舍尔在法国殖民地发布了废除奴隶制的政令。

La France avait beaucoup de colonies d'outre-mer .

法国曾有很多海外殖民地

Une colonie entier de fourmi est apparu à mon pique-nique .

在我野餐时一蚂蚁出现了。

Les autorités israéliennes ont commencé dimanche à retirer une partie du mur de sécurité entourant la colonie juive de Gilo située à Jérusalem-Est.

以色列当局周日开始撤回一部分位于东耶路撒冷基洛犹太人属地周围的安全隔离墙。

Les anciennes colonies se sont émancipées.

殖民地解放了。

Il y avait beaucoup de colonies de peuplement de la France à l'Afrique du 18ème siècle.

在18世纪,非洲有很多法属殖民地

L'école Violet n'existant pas à la colonie, nous lui devons le départ de mon frère aîné pour la France.

殖民地没有维奥里学校,只好让哥哥到法国去读书。

Les esclaves de la colonie ont vécu une vie misérable.

殖民地的奴隶过着悲惨的生活。

En 1833, la Grande-Bretagne abolit l’esclavage dans ses colonies.

1833年,英国在其殖民地废除了奴隶制。

Elle fut offerte à la ville de Paris par la colonie américaine en 1885, et installée en 1898 pour l'Exposition Universelle de 1900.

雕像于1885年由美国殖民地赠送给巴黎市,1898年为了1900年的世界博览会而竖立在此。

L'émancipation des colonies est un fait du monde contemporain.

殖民地的解放是当今世界的重大事件。

Les insurgés ou “insurgents”, des 13 colonies anglaises d’Amérique du Nord remportent leur première grande victoire dans la guerre d’indépendance commencée en juillet 1776.

英国北美13块殖民地上的被迫或自发起义者在独立战争中(开始于1776年7月)取得了首次大捷。

Loin des colonies de sans-abri, loin des places publiques saturées de sinistrés, de nouvelles structures appelées bus-écoles permettent aux enfants de réapprendre à vivre.

远离毫无遮蔽的难民点和饱和的灾民聚集区,一种新奇的“巴士学校”帮助孩子们继续学着生活。

Shanghaï devrait faire mieux car il sera plus facilement accessible aux Chinois du continent qui doivent obtenir un laissez-passer pour se rendre dans l'ancienne colonie britannique。

上海迪士尼应该表现得更好,因为中国大陆的游客更容易进入,而去前不列颠殖民地的话需要一个签证。

法语百科

Une colonie est un établissement humain entretenu par une puissance étatique appelée métropole dans une région plus ou moins lointaine à laquelle elle est initialement étrangère et où elle s'implante durablement. Résultat d'un processus politique, économique, culturel et social appelé colonisation, et qui consiste en l'exploitation des ressources de la zone en même temps que sa mise en valeur, la colonie est généralement intégrée dans un Empire colonial marqué par le colonialisme, une idéologie dont le précepte est la conquête, l'accaparement de nouvelles régions et la sauvegarde de celles sur lesquelles s'exerce déjà une mainmise. Lorsque cette dernière s'accompagne d'une migration importante depuis la métropole, on parle de colonie de peuplement.

Le terme colonie vient du latin colonia, qui désigne une étendue réservée à l'agriculture. Colonia dérive du verbe colere, signifiant cultiver la terre. À l'époque romaine, ce mot sert à désigner une étendue conquise pour être habitée, et où était établie une colonie peuplée de citoyens libres, romains et latins.

La notion de colonie était déjà connue des Grecs, sous plusieurs formes.

Au XVIII siècle, l'économiste écossais Adam Smith, fondateur de l'économie moderne, vantait les « bons effets naturels du commerce des colonies » sur l'économie de l'Angleterre.

Référence

↑ Adam Smith, La richesse des nations, GF-Flammarion, tome II, livre IV, chapitre VII, section 3, « Des avantages qu'a retirés l'Europe de la découverte de l'Amérique, et de celle d'un passage aux Indes par le Cap de Bonne-Espérance », p. 223

Portail du monde colonial

中文百科
1900年的墨西哥殖民地
1900年的墨西哥殖民地
停泊于暹逻港口的比利时籍船只
停泊于暹逻港口的比利时籍船只

殖民地(旧称植民地)是指由宗主国统治,没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的独立权力,完全受宗主国控制的地区。广义的殖民地还包括虽然拥有行政机关、军队等国家机构,但经济、军事、外交等一方面或多方面被别国控制的「半殖民地国家」、卫星国和保护国,以及委任统治地、托管地,以及**国家在这些地区设置的“海外领地”、“附属地”、“海外省”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大多数殖民地都获得独立,旧有的世界殖民系统不复存在。

从殖民地的性质上来说,大致可分为拓殖型殖民地、资源掠夺型殖民地和商业殖民地三种主要类型,这三种殖民地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而顺次出现的。

历史

起源 远古时代的殖民地多为拓殖型殖民地,即宗主国在海外的延续,例如腓尼基人创建的迦太基。在古希腊时期,希腊诸城邦在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创建了许多殖民地,一度远至北非和西班牙海岸。希腊人的殖**动始于与海外地区的贸易需要,同时也有一些希腊公民不满本城邦政治现状,或由于地少人多而移居海外。希腊人的海外殖民区创建起来之后,大多保持政治上的独立性,但同母邦保留一定的联系,派遣代表参加全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并且以身为希腊文明的前哨而自豪。一些希腊殖民地保存至今,如叙拉古(在意大利西西里岛,今名锡拉库扎)、塔兰托和拜占廷(今伊斯坦布尔)。 现代通用的“殖民地”一词(拉丁文:colonia,英文:colony,法文:colonie,西班牙文:colonia,德文:Kolonie)来自古罗马的“Colonia”。它原指由罗马公民及其家属组成的守卫亚平宁半岛海岸的村社。随着罗马统治地域的扩大,这一制度逐渐推及到新征服地区,演变成殖民制度。殖民者仍然享受罗马公民的一切权利,被征服地区的人口则无法享受罗马公民权(至罗马共和国后期和罗马帝国时期,随着被征服地区的罗马化,公民权方赋予殖民地人民)。 早期的殖民地 西罗马帝国476年灭亡后,其海外行省和殖民地被东罗马帝国、法兰克帝国、西哥特王国等国家瓜分。由于政治和军事上的局限,同时由于西罗马灭亡之后出现的人口稀少,这些国家几乎没有力量去征服海外殖民地。 十字军运动标志着欧洲对自身之外的地区产生兴趣的开始。在地中海东岸创建起来的十字军国家并非殖民地,但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拜占廷帝国后,威尼斯和热那亚**了原属拜占廷的许多领土,在东地中海创建了自己的商业殖民地。这些殖民地后来大多被奥斯曼帝国夺取。 15世纪至17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帝国 葡萄牙殖民帝国 西班牙帝国 一般认为,近代西方国家最早**的殖民地是葡萄牙于1415年**的休达。该港原属摩洛哥,为扑灭当地海盗、并控制经休达中转的西非黄金及象牙的进口,葡萄牙经过周密布署**了休达港,随后为直接与出产黄金的西非黑人帝国创建联系,又沿非洲海岸南下,**了马德拉、佛得角等群岛。 随着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的发展,欧洲出现了对商业资本和财富的渴望。当时欧洲的主要贸易对象是东方,尤其来自是中国、印度和南洋各群岛的丝绸、宝石、香料等奢侈品。由于当时与东方的贸易被威尼斯、热那亚垄断,西欧国家决定自己探索通往东方的航路。首先对东方航线展开探索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1498年达伽玛经过好望角抵达印度。为了确保与印度的贸易不受莫卧儿帝国、阿曼以及印度洋沿岸各土邦国的干扰,葡萄牙于1510年在果阿创建了第一处殖民地,修筑要塞,配备军队,保护葡萄牙商人的安全,同时在非洲沿海占据了一些岛屿和滨海据点,作为前往印度的中途补给站。 由于经好望角前往东方的航路被葡萄牙垄断,西班牙不得不向西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西班牙展开了对美洲的征服和**,在极短的时间内消灭了印第安人所创建的各个帝国,创建起极其广大的殖民地。 1494年经教皇仲裁,葡萄牙在西经50度以东的美洲大陆也获得了面积极为庞大的殖民地(即今日的巴西),而西班牙则控制美洲除巴西以外的广大地区。 由于西班牙征服地区盛产金银,大量贵金属经西班牙流入欧洲,刺激了欧洲其他地区的物价变革和工商业发展。同时,由于咖啡、可可、茶叶、烟草、蔗糖、马铃薯等新消费品引入欧洲,欧洲人的饮食习惯也大幅度改变,导致对这些消费品需求的增长,这就促使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新征服的美洲广大地区发展经济作物的种植。 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英国和法国从西班牙人手中夺取了加勒比海诸岛,荷兰从葡萄牙手中夺取了巴西东北沿海的纳塔尔地区。由葡萄牙人在非洲的马德拉群岛、佛得角群岛首创的黑人奴隶种植园制度传入英、法、荷控制的这些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猛增。而由于殖民者(尤其是西班牙人)对印第安土着的残酷**,加上从欧洲传入的疾病造成了大量的死亡,印第安人的数量由15世纪末的5000万锐减至17世纪的400万,因此欧洲殖民者不得不从非洲寻找新的劳动力来源。 从1442年起,葡萄牙人就把柏柏尔人用作奴隶(在葡萄牙本土),西班牙人从1502年起开始把非洲黑人运入美洲。对奴隶贸易的需求促使两国以及英国、荷兰、法国、丹麦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在西非洲沿海建设了许多商站,贩卖奴隶、象牙、黄金和辣椒(当时被称为“天堂的种子”,科特迪瓦(今名科特迪瓦)的另一个名称是种子海岸)。但是由于西非的海岸难以接近,再加上当地的地貌和气候不适合欧洲人居住,因此在此后几个世纪的时间里,欧洲对非洲的殖民只限于少数滨海据点。从欧洲国家对这些殖民地的命名——黄金海岸、科特迪瓦、奴隶海岸——上可以看出,在西非的殖民地基本上都属于资源掠夺型殖民地。 17世纪至18世纪中叶:英国、法国和荷兰 18世纪欧洲在非洲和美洲殖民地之间“大三角贸易”的航线 随着新大陆的发现,大西洋取代地中海,成为商业交通的必经之路,导致意大利地区和德国北部汉萨同盟各传统商业城市的衰落,以及英国、法国、荷兰这几个面向大西洋的国家的经济兴起。英国最初试图经过俄罗斯打通东方贸易路线,为此于1533年成立了莫斯科公司,不久之后发现俄国与东方没有直接商业往来,于是转而寻找西北航线,试图经北美洲北部前往东方。1588年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开始了对北美洲的殖民,创建了哈得孙湾公司和新英格兰殖民地。1600年英国商人创建了英国东印度公司,随后开始了在印度的扩张。荷兰在16世纪末独立后,迅速发展为世界最大的航海和商业国家,于1602年设立荷兰东印度公司,逐渐垄断了与中国、印度、日本、锡兰和香料群岛的贸易。法国则在北美洲创建了新法兰西殖民地,并在加勒比海占据了数个具有战略意义并盛产蔗糖的岛屿。 由于英国在北美殖民地进行烟草和棉花的商业种植,法国需要向加勒比海岛屿的甘蔗种植园输送人力,因此两国对奴隶的需要也日益扩大。1526年,英国开始奴隶贸易。不久之后,荷兰和丹麦作为活跃的贸易中转国也加入奴隶贸易活动中来,试图从中分得利益。瑞典、勃兰登堡、汉堡、库尔兰等国家也在这一时期从事奴隶贸易,为此在非洲海岸**了一些据点。由于西非地区的本土经济以采集和狩猎为主,食物产量有限,为了供养奴隶在长途贩途中的伙食,在这些据点周围开辟了农业地区,从欧洲和美洲引进甘薯、薯蓣等粮食作物。 罗伯特·克莱武,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奠基人 从17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英国和法国由于在欧洲大陆的利益争夺而进行了4次战争,英国凭借强大的海军力量,在海外夺取了法国在印度、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大片领土,一跃成为世界第一流的殖民大国,并且在同荷兰的数次战争取代了荷兰,成为主要的船运国,创建起庞大的商船队和海军。以1763年英国与法国和西班牙签订《巴黎条约》为标志,英国取代西班牙,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强国。 这一时期欧洲国家在美洲的殖民地管理方式基本相同,即将其与本土区别对待,向殖民地派出代表国王的总督或副王,殖民地的经济发展受到遏制和监管,被迫种植宗主国需要的单一经济作物,矿业高度发达,其他工业发展停滞,甚至连农具和衣物等基本消费品也无法生产。宗主国从殖民地无偿或低价输出产品,甚至因此产生了殖民地通货紧缩、不得不借用别国货币(例如在英属殖民地中通用奥地利的玛丽亚·特蕾西娅银币和西班牙八字银元)的现象。殖民地之间的联系也被阻止,在北美十三州中,从某一殖民地寄往另一殖民地的邮件要先寄回伦敦。 工业革命时代:殖民地的萎缩 工业革命时代到来后,传统的以蔗糖、烟草和奴隶为主的殖民贸易已经不再具有重要意义。工业国家对棉花、羊毛、燃料、铁、铜、锡、煤炭等工业原料的需求取代了对消费品的需求,同时这些国家迫切需要在本国之外开辟市场,以消化本国生产的工业制成品。由于欧洲地区的市场已经饱和,因此只能向美洲和亚洲(当时尚未开始对非洲的殖民)寻求发展空间。 1776年北美十三州独立后,英国的殖民事业受到很大打击,遂将殖民经略重点由北美洲转至资源更为丰富、市场更为庞大的印度。此外,英国还**了澳大利亚、新西兰、缅甸、开普殖民地、香港等地。 由于法国大革命宣扬的天赋**观念影响,加上宗教、人道和经济方面的原因,英国于1807年宣布奴隶贸易为非法,此后荷兰、法国、瑞典、丹麦等国也宣布禁止奴隶贸易。这一措施使得各国在非洲沿海的据点迅速萎缩,丹麦、荷兰均于19世纪中叶卖掉了在西非沿海的商站。同时由于拿破仑战争的冲击,西班牙和葡萄牙在美洲的殖民地纷纷宣布独立,对奴隶的需求锐减,这两国在非洲的殖民力量也迅速衰弱。 在北非,法国利用土耳其的衰败,借助消灭北非海盗的机会向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等土耳其附属国渗透,海盗最活跃的阿尔及利亚受到最沉重的打击,1815年美国海军打败了阿尔及利亚海军,1819年英荷联合舰队炮轰了阿尔及尔城,法国也与阿尔及利亚发生多次冲突,于1830年**了阿尔及利亚。 从1825年到1875年这段时间,除英国和法国外,欧洲国家征服新殖民地的活动已基本停止,代之以向海外殖民地移民的运动。而就英国的情况来说,英国首相迪斯雷利在1852年的***可以说是这一时期英国对殖民地态度的最好总结:“殖民地是挂在我们(英国)脖子上的沉重磨盘”。以英国在冈比亚和黄金海岸的两小块殖民地为例,其商业税收远远赶不上行政开销,英国议会几次建议缩小殖民地规模或将其完全抛弃,只是由于英国皇家海军西非分舰队需要在几内亚湾创建海军据点禁止奴隶贸易,英国才最终保留这两处地区。 但是,为了安置加勒比海诸岛被解放的黑人奴隶,英国在殖民地萎缩时期通过创建授权公司的形式,又开辟了塞拉利昂殖民地,美国殖民协会在同一时期开辟了利比里亚殖民地,法国则开辟了利伯维尔(今加蓬)殖民地,这些殖民地都被用来安置被释奴隶。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殖民地的高潮 1870年普法战争结束、德国政治统一之后,德国地理学家腓特烈·拉策尔开始研究当时正在扩展中的德国工业产品的市场问题,并开始应用地理学为俾斯麦的帝国主义政策作辩护。他认为,由于世界在向前发展,空间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将越来越重要,大国将逐渐拓展,小国变得无足轻重。世界历史对空间之要求越来越大,这个事实可以从各重要商业国家的演变明白看出:威尼斯是一个城市;荷兰是一个三角洲国家;英国是一个岛;美国是一个大陆。各强国必须遵从这个绝对的、必然的趋向,努力用殖民、合并及征服的手段来拓展他们的空间。英国帝国主义理论家哈尔夫·马金德也提出了类似的理论,指出一个国家如果要生存,必须实现自给自足。控制原料产地并将其变为产品输出市场成为攸关国家利益的战略需求。在19世纪的头75年里,西方国家平均每年**21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而在后25年里,平均每年**62万平方公里殖民地。 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殖**义国家在被称为“最后的大陆”的非洲**的领土只有318万平方公里,而在19世纪最后的25年里,欧洲对于非洲的兴趣又浓厚起来,在非洲**了2569万平方公里土地。 由于欧洲的迅速工业化和人口的增加,对植物油、植物纤维、橡胶和某些矿产资源的需求增大了,而这些产品可以用廉价的工业品在非洲换得,对新原料的需要引起对非洲原料产地的激烈争夺。 殖**义国家对非洲内地的殖民始于19世纪晚期法国在塞内加尔开创的逐步推进方式,即以种植花生或油棕榈的农场为前进基地,利用药物治疗热带疾病,利用当地土着组成雇佣军队,沿主要河流向腹地推进,这种方式远比英国的沿海渗透方式有效,因此为其他殖民国家所效仿。1870年代,南非发现巨大的金刚石、黄金等矿产又刺激其他殖民国国家在非洲其他地区探寻同类矿藏,争夺的土地不再限于适宜种植农作物的地区,荒地、沼泽、沙漠和无人区都成为争夺的对象。1884年-1885年的柏林会议上,确定了“只有实际**才能证明对一个殖民地的统治权”的原则,已占据非洲沿海地区的国家,如英国、法国和葡萄牙,迅速与当地酋长签订协议和条约,把自己的势力扩大到内陆。新兴的工业强国——德国、比利时和意大利也加入到对非洲的争夺中来。 从1885年至1900年,欧洲国家完成了对非洲的瓜分。除了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两个政治上独立的国家外,传统的非洲王国如阿散蒂、达荷美、索科托、布干达,以及欧洲裔阿非利卡人创建的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自由邦等国家均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保护国。埃及名义上为独立国家,但完全受英国的控制。 在亚洲,俄国从1860年代起加速了对外高加索、中亚、西伯利亚及远东的殖民和征服,先后**了哈萨克汗国的大玉兹、中玉兹、小玉兹,以及希瓦汗国、布哈拉汗国、浩罕汗国,并向中国的新疆、外蒙古和满洲地区渗透。到1876年,俄国已经**了17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法国征服了安南、老挝、柬埔寨,英国**了马来半岛和北婆罗洲,控制了波斯湾和阿拉伯半岛南部。在大洋洲,新兴的德国从西班牙手中购买了加罗林群岛、马里亚纳群岛等殖民地。除了直接征服殖民地外,殖民国家还将一些经济落后的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如中国、朝鲜、暹罗、波斯、阿富汗、日本等,在这些国家攫取了海关、交通、通商、筑路、开矿、建厂、开办银行、训练军队等权益。 重新瓜分殖民地与两次世界大战 1914年的世界殖民地。 至20世纪初,殖民国家及殖民地已占全世界85%的陆地面积。各国的殖民地分布是不均衡的。事实上除了实力仍然强大的英国和法国外,早已衰落的西班牙、葡萄牙仍然掌握着大片的殖民地,而新兴的美国、德国、日本和意大利这些国家只占有一些面积不大、资源贫乏的“剩余地区”。随着争夺殖民地的手段趋于激烈化,各主要殖民国家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相继卷入一系列外交和军事冲突,如英、法、德之间的第一次摩洛哥危机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机,英法之间的法绍达危机,两次布尔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美西战争、日俄战争、意土战争等一系列冲突。 从1900年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各殖民国家为了争夺新殖民地或保护既有殖民地而纵横捭阖,形成了极其复杂的利害冲突关系:德国对英国的世界霸权提出挑战;日本对俄国在东北亚的霸权发出挑战;俄国对英国在南亚、西亚的霸权发出挑战;英国在欧洲利用法国遏制德国,又在东亚利用日本牵制俄国;法国利用俄国牵制德国;德国利用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包围俄国……为了巩固既有的殖民地,相继组成了英法俄协约国和德奥意同盟国两大集团。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意大利倒戈)战败的结果告终。作为惩罚,德国被剥夺了全部海外殖民地,奥匈帝国瓦解,领土被邻国瓜分或组成新的国家,奥斯曼帝国丧失了全部阿拉伯领土。 随着经济的现代化、市场的调整、城市化的发展、社会文化的进步、民族解放和反殖**义运动的高涨,到1920年代时老式的殖**义体系已经大为削弱,殖民国家已经认识到不能通过战争的手段来获得新的殖民地。战败国被剥夺的殖民地成为国际联盟的委任统治地区交给战胜国管理,虽然实质上仍是殖民地,但国际联盟的委任统治条款已经规定受托国必须促进委任统治地居民的福利,并在适当的时候创建独立的国家。 到1930年代,出现了新的殖**义思潮——源于地缘政治理论的德国法西斯主义殖民观及“生存空间”的概念。日本也在日俄战争之后开始提出亚洲国家在日本“领导”下抵御白人世界侵略的口号,并在1930年代将其演变为“大东亚共荣圈”理论。其他法西斯国家如意大利和西班牙也陆续提出了“法西斯帝国主义”和“大西班牙主义”的口号。希特勒曾在其著作《我的奋斗》中不主张德国从事海外扩张,认为在海外扩张不如在欧洲扩张对德国有利,但他后来却核准纳粹党“25点纲领”中的殖民地要求,并在1933年后鼓励德国殖民地运动派的活动。 1931年日本发动9·18事变,**了中国东北,宣告对世界的重新分割已经再度开始,继之是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十分复杂,不能简单归结于传统形式殖**义发展的结果,但殖**义的变种——“生存空间”理论,以及对“生存空间”的争夺,显然是其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的独立运动 1939年的世界殖民地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一战后残存的各主要殖民国家,如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和意大利,在战争中都被削弱。在战争期间,未被**的盟国殖民地,如印度、东非、尼日尔利亚、比属刚果等地的民族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殖民帝国内部的分工体系被打破。同时,由于日本和德国借助扶植殖民地民族主义运动的方法来削弱盟国的力量,盟国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在战争中也在轴心国的卵翼下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殖民地解放运动首先在曾被日本**的荷属东印度、英属缅甸、法属印度支那等地爆发。这些地区的民族主义者曾经在战争中与日本**军合作,创建名义上“独立”的傀儡国家。日本在投降前夕将权力及武器移交给当地的民族主义分子,令其为盟国制造混乱。1945年8月17日,印度尼西亚首先宣布独立,越南于9月2日宣布独立。殖民地独立运动的浪潮随即蔓延到缅甸、印度、马来亚、菲律宾等亚洲国家和地区。至1953年柬埔寨独立之后,法国、荷兰和美国在亚洲的殖民地已经全部成为独立国家。 举例说,英国曾是一殖民帝国,二战后,则通过「西敏寺方案」,给予自治领独立的权利,一些国家如加拿大等便宣布独立,但此些国家仍属于大英联邦。如澳洲,她的宪法中便着明英王为国家元首。 进入1950年代后,特别是1955年万隆会议之后,在已独立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鼓舞之下,这一运动又发展到非洲。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后,英国宣布了“从苏伊士以东撤退”的政策,英国在1957年至1963年间先后撤出锡兰(今斯里兰卡)、马来亚、北婆罗洲、海峡殖民地(新加坡、马六甲和槟榔屿)、南也门、巴林、科威特、卡塔尔、特鲁西尔阿曼(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桑给巴尔、肯尼亚和乌干达。 战后非洲国家的独立浪潮始于1956年英埃苏丹和1957年加纳的独立。从1960年起,非洲殖民地独立运动达到高潮,1960年一年内,非洲有17个国家宣布独立,其中13个国家为原法属殖民地,3个国家为原英属殖民地(包括意属索马里),1个为原比属殖民地。至1960年代末,英国和法国所属的殖民地已经大多宣布独立,只有葡萄牙仍然在非洲保留有大片殖民地,经过多年的战争,这些殖民地也在1970年代中后期独立。

历史作用

由于美洲的殖民地独立较早,因此殖民地的历史作用主要体现在非洲和亚洲地区。 1853年,卡尔·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一文中提出殖民地及殖**义有“双重使命”,即破坏性使命和建设性使命,两者都是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方面。 殖民地的“破坏性使命”主要表现在对殖民地传统社会经济结构的破坏上,但由于宗主国的政治、经济情况不同,各个殖民地的历史情况、殖民对象、自然生态条件和社会集团的不同,因此殖民地所受的影响在质量上有很大的差别。由于殖民,西属美洲殖民地和英属印度殖民地传统经济结构的瓦解和破坏是巨大的。但在热带非洲,除占极少面积(法属西非为8%,撒哈拉以南非洲为5%)的经济作物种植地区外,殖民地的绝大多数地区都保持了原始的农业社会结构。 殖民地的“建设性使命”,即积极意义,通常表现在以下方面:宗主国通过向殖民地输出资本、技术,进行建设,为其提供了现代化的港口、道路等基础设施,殖民地的商品经济也得到发展,都市化步伐加快,出现了铁路、公路、电讯、电话、医院、学校,把原本落后的殖民地地区带入了市场经济领域,比较典型的例子如香港。 对于殖民地历史作用的评价,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意见。左派的和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学者通常认为,在非洲、美洲和亚洲的殖民地对于当地的文明、文化、经济和政治只起到负面的、破坏的作用。也有观点认为,殖民地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作用是不同的,以非洲为例,在早期奴隶贩卖时期,殖民地对非洲文化起了毁灭性的破坏作用;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禁止非洲本土的奴隶贸易,是功大于过;在帝国主义时期,对非洲的资源掠夺加剧,是过大于功;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殖民地的建设时期,既有对殖民地的投资和发展,也有对殖民地民族运动的镇压,功过相等。也有观点认为,殖民地的历史贡献大于它对当地造成的损害。

统治方式

对于殖民地的统治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不同见解:即尊重殖民地旧有习惯、不刻意予以同化的特别统治主义,以大英帝国为代表;以及将殖民地视为本国领土的延伸,尽力予以同化为本国人的内地延长主义,以法、葡、西、日等国为代表。

前宗主国对原殖民地的援助

1950年代非洲和亚洲的殖民地广泛独立后,一些宗主国对原殖民地进行了广泛的援助。援助的内容既包括经济上的,也包括政治、文化、军事等领域的合作。 经济援助是宗主国援助的最主要形式,包括直接的经济援助、以及贷款、投资等形式的财政援助。以法国对非洲前法属殖民地国家的援助为例,1997年和1998年,法国向刚果提供了2.42亿和2060万美元,分别占当年刚果外援总额的90%和31.9%。1998年法国对多哥的援助达149亿非洲法郎。 比利时对刚果**共和国(扎伊尔)的财政援助在1999年为2280万欧元,至2002年为4440万欧元。此外,前宗主国通常还与原殖民地国家签署技术、军事、文化等合作协定,为这些国家提供留学生奖学金,派遣技术专家,提供军事顾问和武器。

殖民地定义的争议

与本国原有领地相连的、但是具有不同的种族和文化的新征服地区是否可以被算作殖民地,一直是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历史上俄国对中亚、西伯利亚和北美洲的殖民,美国的西进运动,条顿骑士团对东欧的殖民,以及古代或现代中国某些朝代对中原周边地区(如岭南、百越、**、中亚、蒙古和**)的征服,都具有征服殖民地的性质。一些历史学家也将这些对新领地的征服算作殖**动。但也有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这些地区被征服后经过一定时间的演变,成为与宗主国其他行政区划地位相等的新省份(或州),并采纳了宗主国的语言、文化、意识形态,因此不应该算作殖民地。 一种折中的看法是,将征服行动本身看做是殖民行为,但被征服地区作为与宗主国其他政治实体(如省、州)地位相同的实体加入宗主国、其居民享有与宗主国公民完全平等的政治权利后,该地区作为殖民地的时期即告结束。以美国历史为例,即从西部新领土归美国统治时开始,到该领土作为州加入合众国的那段时期为止,这段时期可以算是该地区的殖民地时期(例如1867年-1959年的阿拉斯加)。历史上中国周边国家对中国的藩属关系也不同于殖民地与宗主国的关系,因为这些国家政治上实行内部自主,经济和军事也完全独立。事实上这种关系有些类似于神圣罗马帝国早期的德意志诸邦与帝国皇帝、以及宗教改革之前欧洲各国对罗马教廷的臣服关系。 第二个具有争议的问题是海外领地与殖民地的区别。一些面积很小、原为荒凉无人地区的殖民地(大多是海岛),其居民为宗主国移民,享有完全、充分的政治权利,与宗主国具有相同的文化,对宗主国有认同感,或者由于太过荒凉而无常住人口,这样的地区不能够算做殖民地。具体来说,比如英国的福克兰群岛、圣赫勒拿岛、特里斯坦-达库尼亚岛,以及挪威的布韦岛。法国的一些海外省虽然人种与法国本土不同,但对法兰西文化也有很强的认同感,并且不愿独立。 与之相反,如果一个殖民地被列为“海外领地”或“海外省”,但其居民因肤色、种族、信仰等原因不能享有与宗主国公民完全平等的政治权利,则该地区仍被作为殖民地看待。这方面最著名的例子就是1950年代葡萄牙宣布安哥拉、莫桑比克等非洲殖民地为“海外省”后,由于当地的黑人无法享有完全的公民权利,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均不承认这些地区为非殖民地地区。同样的例子是,1965年11月11日伊恩·史密斯宣布罗得西亚(今津巴布韦)独立后,由于国内的黑人政治地位仍与独立之前相同,因此除南非和葡萄牙等少数国家之外,包括英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均不承认罗得西亚为独立国家,英国还提出了被称为“NIBMAR”的原则,即“(实现)非洲人的多数统治之前没有真正的独立”(No Independence Before Majority African Rule)。日本统治时代的**和朝鲜,名义上称为 外地,法理上作为日本国土的一部分,但实际上由于设置总督且有特别适用的法律,并且有一部分**当地民众的倾向,也公认为殖民地。 作为参照标准,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列出的“非自治领土”名单中,只列入了存在着土着争取独立运动的法属新喀里多尼亚,而将瓜德罗普、马提尼克、法属圭亚那等法国海外省排除在外。波多黎各和格陵兰由于获得了高度内部自治,也未被加入该名单。 各国对南极洲均不能提出领土要求或宣布其为殖民地。

现存的殖民地和海外领地

内部自治的海外领地(Internally self-governing overseas territory): 安圭拉、 百慕大、 开曼群岛

无自治权的海外领地(Non-sovereign Overseas territory): 英属维尔京群岛、 英属印度洋领地、 直布罗陀、 蒙特塞拉特、 皮特凯恩群岛、 圣赫勒拿、 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

殖民地(crown colony): 福克兰群岛、 南乔治亚和南桑威奇群岛

海外领地(Overseas territory): 塞浦路斯英属基地区

皇家属地(British Crown Dependencies): 马恩岛、 泽西、 根西

海外省(Départements d'outre-mer): 马提尼克、 瓜德罗普、 法属圭亚那、 留尼汪、 马约特

海外地方行政区(Collectivités territoriales d'outre-mer): 圣皮埃尔和密克隆、 瓦利斯和富图纳

海外行政实体(Collectivité départementale d'outre-mer): 圣马丁行政区、 圣巴泰勒米

海外国土(Pays d'outre-mer): 法属玻里尼西亚

特殊地位的地方实体(Collectivité sui generis): 新喀里多尼亚

海外领地(Territoire d'outre-mer): 法属南部领地

内部自治领地: 阿鲁巴、 库拉索、 荷属圣马丁

自治地区: 法罗群岛

内部自治地区: 格陵兰

南极领地: 布韦岛

海外省: 加那利群岛

海外领土: 休达、 梅利利亚

海外省: 马德拉、 亚速群岛

自由联邦: 波多黎各、 北马里亚纳群岛

无建制自治领地: 关岛

海外领地: 美国本土外小岛屿

殖民地: 美属萨摩亚、 美属维京群岛

海外领地: 圣诞岛、 诺福克岛、 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 科科斯(基林)群岛

完全的内部自治领地: 库克群岛、 纽埃

内部自治领地: 托克劳

法法词典

colonie nom commun - féminin ( colonies )

  • 1. territoire ou pays occupés et exploités par un autre

    l'administration des colonies

  • 2. groupe (de personnes) installé dans une région ou un pays dont il n'est pas originaire

    la colonie russe de Paris

  • 3. zoologie groupe (d'animaux) vivant en communauté organisée

    une colonie de fourmis

  • 4. biologie ensemble de micro-organismes qui se développent à partir d'une seule souche

    une colonie d'amibes

colonie pénitentiaire locution nominale - féminin ( (colonies pénitentiaires) )

  • 1. droit section d'une institution pénale pour la surveillance et la rééducation de jeunes délinquants (vieilli)

    être envoyé en colonie pénitentiaire

  • 2. histoire bagne pour les forçats condamnés à la déportation

    s'évader de la colonie pénitentiaire

colonie de vacances locution nominale - féminin ( (colonies de vacances) )

  • 1. groupe d'enfants réunis pour les congés scolaires dans un lieu de villégiature sous la surveillance de moniteurs

    partir en colonie de vacances

相关推荐

biais biais, eadj. 斜的, 歪的[仅用于建筑]n. m. 1. 斜, 倾斜, 歪斜; 2. <转>迂回的方法, 转弯抹角的办法, 花招, 借口, 遁词; 3. <转>方面, 角度; 斜向4. 斜裁的布条5.【统计学】,性en/ de biaisloc.adv1. 斜向地;歪斜地2. <转>迂回地,转弯抹角地,间接地par le biais de loc.prép.…;用…的(间接)办法常见用法

malodorant a. (m) 恶臭的, 难闻的

tribun n.m.1. (古罗马的)军官;行政长官 2. 平民演说;辩护士;民权保卫者3. 【史】(法拿破仑时期的)法案评委员会委员

immigrant immigrant, ea. 入境移居的n. 入境移

milliardaire a. 拥有十亿资财; 巨富, 豪富n. 亿万巨富, 大富豪

ciboule n. f 葱

incertain incertain, ea.1. 知, 可靠;未 2. 分明, 清晰;朦 3. (在未来)变化, 无法肯 4. 犹豫决 — n.m.【财政金融】(外汇)直接标价常见用法

automate n. m.木偶, 玩具, 木头, 惟命是从者; gestes d'automate 机械作 机, 装置, 机器, 售货售票机

apprivoiser 驯服

quitter v. t. 1. [古]免(债务); 让给2. 弃约; 放弃, 脱离; 中断, 丢下: 3. 离开, 走出:4. 放开, 放松: 5. 脱掉, 去(帽等): se quitter v. pr. 分离, 分别常见用法